今天是,欢迎光临本站 

行业动态

农民日报国庆特刊:农业之变——绿

文字:[大][中][小] 手机页面二维码 2019-10-09 16:37:42     浏览次数:    

盛夏时节,走进“世界梨都”安徽砀山,70多万亩果园绿意浓浓,果香阵阵。这几年,砀山县果农治虫不再像以前那样依赖打药,而是越来越多地采用梨小食心虫迷向丝、杀虫灯等绿色防控技术,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水肥一体化滴灌设施也成了各大果园的标配。砀山县三联果蔬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超纲感慨地说,化肥农药用得比以前少了,梨的品质却提高了,安全更有保障,在市场上也更畅销了。

不仅仅在砀山,新中国成立70年来,从无肥可用到大水大肥,再到农药化肥减量增效、节水灌溉加速推进,一场关乎资源永续利用、农业持续发展的绿色变革,正在广袤大地上如火如荼展开。随着农业由追求数量向高质量发展不断转型,告别拼资源拼消耗的传统老路,改变大水大肥大药的粗放使用,绿色生产方式正在越来越多的地方落地生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农业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也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70年来,我国农业绿色生产在田间地头不断取得新突破——全国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从原来的0.3-0.4提高到0.548;三大粮食作物平均化肥利用率从2013年的33%提高到37.8%,农药利用率从2013年的35%提高到38.8%,化肥农药使用量双双实现零增长;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3.7%;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70%,比2015年提高了近10%;甘肃等地膜使用重点地区废旧地膜当季回收率近80%。如今,绿色发展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制度的“四梁八柱”已经构建起来,一批样板模式显现出来,化肥农药的减量使用已成为种植业的常态,农业生产劲吹绿色风。

从粗放到精准

农药化肥不断减量增效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粮食产量很低,供应短缺问题突出,解决温饱问题是当时民生头等大事。要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实现增产,化肥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法宝。1950年以后,我国开始从国外进口化肥。上世纪六十年代,党和国家领导人开始认识到建设化肥工业是一项促进粮食生产和农业发展的长远投资,下大力气发展化肥工业。

随着化肥工业的发展,我国化肥产量和使用量不断增长,再加上人多地少的国情,农业长期走的是大水大肥促增产的路子。依靠化肥的养分供给和农药的保驾护航,帮助我们的土地产出了更多的粮食和果蔬,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相当长的时间,盲目用药、打“保险药”、多用肥的种植观念和习惯,使得化肥农药过量粗放使用,不仅严重浪费了资源,增加生产成本,也导致了环境污染和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严峻挑战。

把过高的化肥农药用量减下来。2005年起,我国开始实施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通过测土诊断土壤养分含量,缺啥补啥,为作物按需制定施肥方案,倡导科学施肥。目前,国家累计投入资金超百亿元,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实现了从无到有、由试点到全覆盖的历史性跨越,推广面积达18.5亿亩次,取得了显著成效。

自2015年开始,我国打响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攻坚战,全面推进农药、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2017年,进一步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东北地区秸秆处理、农膜回收等农业绿色发展五大行动,带动农业大步迈向绿色发展之路。

各地积极采取多种措施,研究、集成、示范化肥、农药减量关键技术,大力推进绿色防控和专业化统防统治,推广高效低毒农药和新型高效植保机械,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改表施、撒施为机械深施,用少量多次、按需施肥替代一炮轰式的传统施肥方式,化肥农药不断减量增效。

全国农技中心高级农艺师张帅介绍说,上世纪80年代以前,农民使用的杀虫剂主要是六六六、对硫磷等高毒农药。近年来,一批高毒农药相继被禁用,目前我国高毒农药占比不到2%。一批高效环保型绿色农药新产品、新剂型相继示范推广,有效替代了用量大、效果差的老旧农药品种。种子包衣、土壤消毒、秧苗药剂处理等新技术的推广,使用农药更为精准,农药用量和使用次数都大大减少。

同时,各地加快推广生态调控、理化诱控、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措施,组装健康栽培、植物诱集、防虫阻隔、灯诱、色诱、性诱、食诱、天敌和生物农药等关键技术。2018年,我国主要农作物病虫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29.4%,有效地促进农药减量、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助力农业提质增效。

高效药械是提高农药利用率的利器。在东北粮仓黑龙江,除了示范、引进、推广大型高效植保药械,2012年以来以更换节药喷头为重点突破口,累计投入1560万元更换了39万套喷头和喷头体,相当于为全省五分之一的喷杆喷雾机进行了升级改造。这一“花小钱办大事”之举,有效减少喷头跑冒滴漏的情况、提升了喷雾均匀度,减少除草剂用量10%以上,仅此一项全省每年可减少农药用量近2000吨。

随着植保无人机和高效植保机械的研发推广,我国专业化统防统治蓬勃发展,专业防治可提高农药利用率20%以上,减少防治次数1-2次,减少农药用量10%-20%,有效解决一家一户“打药难”“乱打药”问题。2018年全国规范化植保专业防治服务组织已发展到4.1万个,三大粮食作物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39.2%。

化肥减量则重点在一“提”一“替”上发力。通过大力推广配方肥、缓释肥、水溶肥、生物肥等新型高效肥料,优化氮磷钾配比,优化肥料产品结构。加快推广种肥同播、机械深施、适期施肥、水肥一体化等高效施肥技术,提高化肥利用效率,推进精准施肥减量。同时,创建300个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县,集中展示化肥减量增效集成技术,带动大面积推广应用。

另一方面,从2017年开始,选择100个果菜茶重点县进行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2018年增至175个县。通过增施有机肥,水果、蔬菜、茶叶等鲜活农产品“果有果味、菜有菜味”,优质优价也让种植户得到了看得见的实惠。

河南省开展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以来,洛宁县、灵宝市、扶沟县等6个试点县(市)累计示范面积超过10万亩,化肥用量较上年减少18.6%以上,有机肥用量提高21.8%以上。灵宝“寺河山苹果”、罗山“灵山毛尖”、扶沟“遍地红辣椒”等特色农产品,因口感更好、品质更优深受消费者欢迎,初步走上了农业绿色发展、农产品提质、农民增收的道路。

据统计,2018年全国农用化肥施用量5653万吨,比2015年减少369万吨,下降6.1%。2018年,农药使用量26.8万吨(折百量),比2015年减少3.2万吨,下降10.7%。

由“大水漫灌”到“水肥一体”

节水农业改写灌溉历史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149团11连职工秦玉萍是远近闻名的能干人,30多年前就承包了40亩地种棉花。过去浇水不光是个繁重的体力活,浇水的水费也让人心疼,40亩地仅水费一项就得支出4800多元。

2004年开始,秦玉萍在自家地里应用膜下滴灌技术,这种技术被农民形象地比喻为给作物“打点滴”。浇水时只需轻轻按下按钮,水分和养料就会通过管道源源不断地送出去。水肥顺滴孔直达作物根部,加之地膜覆盖水分蒸发大大减少,用水量仅为常规灌溉的一半。自此,“开阀门、点鼠标、穿皮鞋”代替了“拿铁锹、提马灯、蹬胶鞋”,浇水变轻松了,节水的效果也让秦玉萍喜出望外,棉花产量也从原来的二三百公斤增加到四五百公斤。

受益于膜下滴灌技术,如今水稻在旱田也能种了。传统稻田亩耗水在2500立方以上,滴灌水稻仅需750立方左右,节水高达70%。而且随需滴水,随水滴肥、滴药,不仅提高了水肥利用率,还增强了水稻抗旱、抗倒伏、抗病虫害的能力。如今,新疆地区以膜下滴灌为主的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超过3000万亩,在干旱少水的情况下也实现了连年增产,一些原来因缺水无法耕种的沙化地、盐碱地也逐渐变为了良田。

膜下滴灌技术只是我国近年来高效节水领域发展的一个缩影。多年来,面对我国水资源严重紧缺的现状,国家高度重视发展节水农业,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保水保墒、水肥一体化、集雨补灌、抗旱抗逆、耐旱品种等节水技术不断推广,每年应用面积超过4亿亩次,其中喷灌微灌1.49亿亩,水肥一体化超过1亿亩。

在国家的重视和支持下,各级农业科研推广单位取得了一大批旱作节水农业科技成果。西北地区以地膜覆盖聚水保墒、集雨补灌和膜下滴灌为主体,华北地区以深耕深松、秸秆覆盖还田和水肥一体化为主体,东北地区以深耕深松蓄水、坐水种植和水肥一体化为主体,西南地区以集雨补灌、地膜覆盖和生物篱保土保水为主体的中国特色旱作节水技术体系已初步形成。

由过去的大水漫灌转变为浸润式灌溉,从浇土地转变为浇作物,从单一浇水转变为浇营养液,农业灌溉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全国农技中心节水处处长杜森介绍,节水农业技术见效快、效益高,如水肥一体化技术可以使玉米亩增产约200公斤,冬小麦亩增产100公斤,马铃薯亩增产1500公斤。蔬菜水果采用节水技术每亩可增产300-500公斤,亩节本增效达到600-1000元,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欢迎。

把“污染源”变“资源”

让乡村越来越洁净美

立秋刚过,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前岗乡盛鑫养殖场里,一只只正在进食的肉鸡长势喜人。这里虽然养殖了12万只肉鸡,但场区里却格外整洁,闻不到任何异味。这个养殖场全年粪污产生量在1000吨左右,以前和大多数养殖场一样臭气熏天,自从采取立式发酵罐处理,将粪污变身成为有机肥,这一“老大难”问题就迎刃而解。

作为全国首批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试点县,农安县近年来累计投入4亿多元,创新探索“种养结合”循环农业、“微工厂”和“设施收集”三种模式,2018年底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86%,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5%。

我国每年产生畜禽粪污总量近40亿吨,处理利用不好就会成为让人头疼的污染源。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关系6亿多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环境,关系农村能源革命,关系能不能不断改善土壤地力、治理好农业面源污染,是一件利国利民利长远的大好事。

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意见》,随后原农业部出台《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行动方案(2017—2020年)》,支持585个畜牧大县整县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并将江苏、山东等七省打造成标杆样板。在政策强有力支持和各地的积极行动下,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全面提速,受益于“粪污全量收集还田利用”“固体粪便堆肥+污水肥料化利用”“粪污专业化能源利用”等技术模式的推广,许多畜牧大县正逐步从“脏乱差”变得越来越“洁净美”。

秸秆处理同样是一个“老大难”问题。每年近9亿吨的农作物秸秆,怎么样“秸”尽所能、变废为宝?近年来,国家接连发布了多项秸秆综合利用的规划、支持政策。2016年以来,原农业部会同财政部在12省(区)开展了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并从2017年起重点开展了东北地区秸秆处理行动。在四省区的扎实推进和不懈努力下取得新突破——秸秆还田面积达到1.23亿亩,有力地推动了黑土地保护和耕地质量提升。新增秸秆利用能力900万吨,培育年可利用秸秆10万吨以上的龙头企业57个。

地膜“白色污染”问题近年来也备受关注。2017年开始,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大力开展地膜回收行动,构建中央、省、县三级工作推进组,推动中央财政补贴由“补使用”向“补回收”的重大政策调整,创建了100个地膜回收示范县、4个地膜生产者责任延伸试点县,培育壮大地膜回收第三方主体,加大降解地膜试验示范和残膜机械回收研发力度、对接产业技术体系,完善地膜残留监测网络、强化地膜回收监督考核。2018年中央财政落实补贴资金5亿元,并把残膜回收装备列入农机补贴目录。此外,国家出台了地膜新国家标准,增加了地膜厚度和强度,从源头上保障了地膜的可回收性。一系列举措有效遏制了农田“白色污染”。目前,内蒙古、新疆、甘肃100个地膜回收示范县面积已达5500多万亩,占总覆盖面积的56%。

从粗放到精准,从高消耗到节约环保,从种植业到养殖业,贯穿农业生产各个环节的这场绿色革命方兴未艾,正成为绿色兴农的强力引擎,有力地推动农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让农村天更蓝水更清,农产品更优质安全,未来农业的绿色底色擦得更亮。


内容:农民日报 中国农网记者 王腾飞

监制:王澎;编辑:李鹏


返回上一步
打印此页
浏览手机站
微信二维码